到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趕集的朋友都知道,到這里來買東西,務必要自己帶上袋子——市集上農戶都不提供購物用性塑料袋,實在沒有袋子也只能跟市集的主方借一個“二手袋”。
“自帶袋子”和“二手袋”,這兩個旨在減少塑料袋浪費的計劃,在“北京有機農夫市集”已經開展了兩年多。
市集先鼓勵大家自帶購物袋來采購,除此之外,還呼吁民眾把家里閑置不用的袋子(干凈結實的紙袋、無紡布袋、塑料袋或者布袋)捐贈給市集,在這里作為“二手袋”代替性塑料袋的使用。
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項目,其實面對著重重的問題。
這兩年時間,聽到太多抱怨:
顧客說,你們怎么連個袋子都不舍得給,買東西太不方便了。
農友說:不給袋子人家就不買了,損失了好多客戶。
朋友說:就你們省這幾個袋子能有多大的用處?
曾經一度,二手袋項目幾乎名存實亡……
但是,從市集、農戶、顧客,到二手袋捐贈者,個人的堅持,讓這個項目可以一直走下來。兩年的時間,市集一共減少了至少20萬個塑料袋的浪費。
雖然我國早已有“限塑令”,規定“自2008年6月1日起,在市、商場、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,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”,但實際上,在農貿市場從沒有執行過“限塑令”。顧客買菜,習慣了免費塑料袋,商家也愿意用便宜的免費塑料袋換取顧客。
于是,每天大量的塑料袋被使用,既消耗資源,又制造白色污染。
有機農夫市集的袋子消耗速度有多快呢?簡單算一下:
每周末至少舉2場農夫市集,一年大概100場左右;每場市集至少有20到30家農戶參加,每個農
戶攤位每場至少需要提供50個塑料袋,單市集就要消耗至少1000個塑料袋,一年就要10萬個?。。。ㄟ@還沒算兩家社區中心的塑料袋消耗量?。?/p>
莫以善小而不為。
市集和農戶一起,經過不斷的探討,做出了勇敢而堅定的決定:堅持不再給集友們提供性購物袋?。ú糠址盅b袋用可降解的玉米淀粉袋替代。)
一方面,市集通過現場宣傳、微信傳播等方式,告知顧客要自己帶袋子;但現場還有臨時參與的不知情的顧客,于是,市集發動大家捐贈家里閑置的“二手袋”來替代市集上消耗量巨大的性塑料袋。這樣,臨時趕集沒有帶袋子的顧客,就可以到市集接待處領取二手袋來購物。
慢慢的,老集友都知道了市集的規矩,自己帶著袋子來趕集;農友們則習慣了微笑著向顧客解釋不提供袋子的原因;朋友們聽說了,也把家里多的袋子帶到市集給大家循環使用。
有集友說:以前都沒有想過,原來我們浪費了那么多的袋子,現在我出門到哪兒都隨身帶袋子~
兩年時間,市集的二手袋項目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,單在周末市集上就減少了至少20萬個塑料袋的使用!
前段時間,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新設在五彩城的社區中心“集室堂”開業,因為很多新顧客并不熟悉市集自帶購物袋消費的習慣,所以二手袋的消耗量急劇上升,眼見著庫存的二手袋就要見底兒了,于是市集趕緊在網上和微信群張羅大家捐贈二手袋。
有個老集友說:“哎呀,我前兩天剛送了好幾十個袋子過去,這么快就用完啦?”于是又招呼了更多朋友來捐贈。
通知發出后,周末兩天的時間,市集就收到了千余個袋子!市集的工作人員特別貼心地準備了“茶籽粉”試用裝,送給捐贈10個袋子的集友。
改變環境,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。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口號,而是我們身邊不經意的小事。
如果您對“自帶袋子”——減少20萬個塑料袋的使用有任何需求、建議和意見,請您留言!看到信息后會盡快給您回復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