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大理市區大街上、農貿市場中、市里,熙熙攘攘的購物市民裝東西的是一個個清爽的無紡布袋或大竹籃,經常到泰興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王蘭芝說:“幾年前我們就習慣了,在農貿市場買菜,我是自帶籃子,忘記帶時菜販也不給塑料袋,直接拿稻草捆了給你帶走。”
“禁白”令實施10年來,大理市各市、餐館、農貿市場有毒有害不易降解的簡易塑料購物袋、性發泡塑料餐具等“白色污染”被禁用,大理市城鄉難覓蹤影。
大理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分管禁白工作的副長周明介紹,圍繞保持城鄉生態環境良好、環境整潔這一目標,針對白色污染物嚴重危害生態環境和城鄉面貌問題,大理市于2006年5月出臺(《大理市禁止生產、銷售、使用性不可降解泡沫餐盒及簡易塑料袋工作方案》),隨即又成立由州市領導掛帥,城管、、工商、公安等30個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“禁白”工作領導組,開始禁白。
禁白伊始,市內有的兩家塑料袋廠家就被取締,各大市也不再提供簡易塑料購物袋,改用無紡布袋。職能部門對各物流渠道進行檢查,從入口環節堵住“白色污染”流入大理市,對于監管難度較大的農貿市場,創“門衛制”管理,設立執法點,強化日常監管,同時,不定時查處各商場、市、農貿市場、物流環節,在群眾中持續宣傳,讓群眾家喻戶曉,形成自覺抵制意識……
“禁白”由內而外,逐漸向大理市全域、縱深展開。一系列措施落實到位,讓塑料袋“樹上掛、地面跑、水上漂”的現象淡出市民生活,城鄉面貌煥然一新。
如果您對無紡布袋改變城市環境有任何需求、建議和意見,請您留言!看到信息后會盡快給您回復。謝謝!